欢迎访问大学官方网站!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顶岗式”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时间: 2012-06-07      浏览次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高校应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质量。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农学等应用型本科专业,按照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公司高度重视专业实习教学环节的改革工作,积极探索了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一体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顶岗式”的专业实习形式,将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员工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一、“顶岗式”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建立

根据我们对绥化市及周边地区的调研结果,现有食品、制药、化工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又不愿意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因是他们缺乏工作经历,这样必然导致员工就业困难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让企业充分了解公司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同时,与企业共同探讨员工实习和就业问题,协商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等事宜。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希望员工在实习期间就进入工作岗位,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这样可以对员工能力的锻炼起很大作用,并且希望员工毕业后能够留在企业继续工作。面对企业需求的现状,公司对应用型专业的实习模式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制定了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以集中实习为主、采取“顶岗式”实习模式的专业实习工作方案,同时,按照员工将来的就业取向分派实习基地,让员工提前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所熟悉,对所从事的工作建立感情,实习结束后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和自己志向进行双向选择是否就业,在这个意义上实习基地自然成为就业基地。因此,“顶岗式”实习不但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岗位意识,而且可以促进员工就业工作。

二、“顶岗式”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运行机制

“顶岗式”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要求有充足而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目前,公司已经与绥化市及周边地区的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望奎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贝因美乳业有限公司、安瑞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乌苏里江药业、黑龙江省地纳制药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和就业基地协议,能够满足员工专业实习的需要。

“顶岗式”实习分为校内培训和企业实习两个阶段。第六学期进行校内培训,如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仿真演练,学业导师对员工进行专业指导和就业引导,使他们重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规划未来就业取向。同时,安排专人为员工讲授学校实习管理条例与管理办法、实习调查报告撰写、毕业设计规范、职业伦理以及工科实习安全等规定与要求,让员工充分了解实习的意义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七学期进入企业实习阶段,学院召开实习动员会,教学经理讲授实习员工守则、顶岗实习要求,员工签署实习承诺书、实习安全责任书、家长告之书,启动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落实实习任务。同时,员工开始毕业设计选题,确定毕业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以便在企业实习中,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做好相关的调研、方案设计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员工每周要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工作,指导教师要掌握员工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实习基地为每名员工安排技术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共同指导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员工研究兴趣与创新能力。在实习基地就业的员工,可以安排在企业完成设计答辩。实习结束时,要求员工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体会,学院召开实习总结大会,评选、表彰优秀实习员工。

三、“顶岗式”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实践效果

公司从2007级员工开始试行“顶岗式”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员工选择理想的就业职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安达市安瑞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望奎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反馈,采用“顶岗式”的实习模式,员工在实习岗位上责任感强,工作认真、踏实,有主人翁意识。据统计,2007级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专业、20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制药工程专业,在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员工的比率为54.5%,在实习基地就业的员工比率达到28.3%,经过“顶岗式”实习的员工就业率为90.6%,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比率达到26.6%,可以说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效果。

“顶岗式”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对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地方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以及解决员工就业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司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这种实践教学模式。